家舍回憶 點滴在心頭

1957年本會創辦人戴大偉先生(Mr. David Taylor)在調景嶺的山邊木屋開設的「調景嶺學生輔助社」專為收容貧窮、無家可歸、無依無靠的男性青少年居住。由最初只得男生到後來有女生入住,何國鳳(Nelly)就是其中之一。

「我是1966年入宿的。當時我只有六歲。由於家中只有母親一人,她實在難以照顧我們六兄妹,所以我和我兩個哥哥分別入住當日的馬可紀念之家及荷蘭宿舍。記憶中,母親當時手抱著我,在荷蘭宿舍與『拿』教士(Mrs. Taylor)見面,之後我就開始在馬可紀念之家生活直到中學畢業為止。」

Nelly不是第一代的女生,早在1961年開始馬可紀念之家已收容女生,雖然不算是第一代女生,但都是馬可的「大師姐」。

回憶昔日在馬可的歲月,Nelly可以說不停,尤其她與其他宿生在調景嶺山頭的「冒險旅程」,當值日生、抹窗,種菜、甚至「餵」雞等逸事,仍然歷歷在目,即使今日與昔日同窗聚舊時仍然是離不開的話題。

宿舍點點滴滴在心頭

「在宿舍的日子十分開心,因為有一群同齡男、女孩與我一起成長。我們有相似的家庭背景,每天,大家一起搗蛋、攪破壞,一起違規,一起被罰。每天同哭、同笑、同分享、同承擔。大家雖沒有血緣,但感情卻像親人一樣。」

六、七十年代的馬可生活毫不沉悶,周末晚上在球場有電影欣賞,在電視仍是奢侈品的年代,可以欣賞一套電影已經是十分隆重的節目。另外,Nelly 亦自豪地表示,馬可的泳池她亦有出一分力興建。「我記得有群外國人來探訪我們,他們見馬可附近一塊空地,於是就在暑假期間來掘地,我們就幫手將掘出來的石頭、碎泥搬走,縱然手指頭都流血變粗糙,但我們都毫不介意。大概1970年,馬可泳池就正式啟用,成為宿生最喜愛的地方。」

當時的馬可紀念之家位處交通極為不便的調景嶺,出入只得坐船或者巴士,所以不少的宿生都留在調景嶺讀書。Nelly 亦不例外,中學曾在協同中學就讀,但最終還是轉校返回調景嶺慕德中學完成中學課程。

      

「得」在馬可

問及十多年宿舍生活令Nelly長年與家人分開的感受,Nelly表示,回首過去,宿舍給予她是「得」多於「失」。「在宿舍生活,我認識了一班好朋友,即使大家成年後,各有家庭仍然保持聯絡,基本上一年總有一次聚會。此外我們更組成舊生會,除了聚舊外,還支援與我們背景相似的國內兒童,希望他們也像我們一樣,擁有愉快的童年回憶。」

   

「宿舍生活的規律及工作,對年紀幼小的我來說,實在是十萬個不願意。但回想起來,就是這些『苦差』,令我們學習紀律。值日生的工作,如飯前準備到飯後執拾,對於年幼的我是一種學習;每日定時餵飼雞隻、灌溉菜園,建立了我的責任感。當然,我們也有佻皮的時候,結果當然是違規,被舍監懲罰。身體受苦後,卻令我明白做錯事是須要承擔後果。」 Nelly在閒談中強調,宿舍的生活訓練培育成為今日的她,亦成為她教育自己兩個孩子的藍本。

「宿舍內有二、三十名的女孩居住,人人各有性格,同住難免有不少磨擦,不過這正是鍛鍊我的EQ(情緒智商),令我日後在工作上,尤其在管理工作上有很大的幫助。而兒時在家舍負責領禱讀經,更是一個學習表達自己和增強自信的好機會,加上家舍在平日的訓練活動,從現在管理學上來看,是一種領袖培訓的活動。」

現時Nelly是九龍醫院社康護理部主管,她部門內有近百名員工,涵蓋不同職系,護士、護理專業人員、支援服務的員工。要讓各職級的同工愉快工作,達致人人共嬴,並不是易事,不過Nelly 認為在馬可成長經驗及所學得的,令她掌握與他們相處的竅門。

「管理人從來不是一件易做的工作。正如之前所言,人人性格背景不同,小磨擦總是有的。套用馬可生活的經驗,就是互相包容,互相尊重,接納彼此的差異,更重要是使用共同的語言。」原來與Nelly共事的同事中,大部份都是新世代的年青人,他們與時下的年青人沒有太大的分別,需要別人的尊重關愛、不要說教式的指導,以及善用科技,Nelly笑言,在她的同事指導下,她學懂在網上購買價格便宜的機票。

家人以外的「家人」Auntie Lovise

Nelly直言在完成中學後,她仍是「一舊雲」,不知自己的未來。會考只得三分的她在Auntie Lovise(露薏絲女士,她是宿舍內的護士)介紹下在智障人士院舍工作,期間她察覺自己學歷不足,同時覺得Auntie Lovise的工作十分「叻」,於是Nelly就由登記護士課程開始,一面工作一面進修,在重考會考後,獲聯合醫院取錄為註冊護士學生,及後轉往九龍醫院服務至今。不講不知,與Nelly同期的馬可女生,有不少在長大後都成為護士。

「Auntie Lovise是我們眾人媽媽,來自挪威的她是一名護士,後來成為宣教士並在馬可紀念之家工作。在她身上,我除了認識不少西方文化及禮儀外,她無私的愛對在宿舍成長的我有很大的影響。她是一個精明的護士,我們以詐病來逃避上學的話,總是逃不過她的法眼。她善於針織,宿舍內的窗簾都是她製作的。而我結婚時的婚紗更是由她親自設計及製作。我投身成為護士都是受Auntie Lovise的影響,在她身上學到的,我畢生受用。我真的很感激Auntie Lovise對我的關愛及陪伴。」

回饋的時間

香港學生輔助會今年慶祝成立60周年,Nelly 表示自己都希望可以在會慶當中出一份力,回饋昔日馬可紀念之家一眾照顧者對她的關顧。在年度的「舊生會」聚會中,知悉將會有改編自他們成長經歷的舞台劇,Nelly二話不說,立即舉手參與。「我沒有一絲的猶疑,六十周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作為舊生,我希望可以做一點事回報機構,而且參與有我成長記憶的舞台劇更是別有意義,可以見證我成長中一個重要的段落。」

何國鳳小檔案

  • 現職九龍醫院社康護理服務/病人資源中心高級護士長
  • 1966 入住馬可紀念之家直至中學畢業
  • 1981靈實醫院登記護士畢業
  • 1987聯合醫院註冊護士畢業
  • 1995任職九龍醫院社康護理服務註冊護士

 

(內容節錄自2017年6月 第29期 通訊)